中共邕宁区委统战部、邕宁区工商联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商会工作全过程,不断推进商会加强自身建设激发活力,提升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拓展外部资源和合作渠道,为商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聚焦搭建企业抱团平台,商会内联更活跃。一是畅通线上信息平台。根据不同商会性质特性,常态化指导和推动商会实现规范化运行。设立专门的联络员,利用微信群等,为各商会、企业提供招工、培训、诉求等方面服务,将中央、自治区、南宁市和城区相关部门政策第一时间传达,对内宣传推介各企业产品,促进内循环和更多的合作,组织资源共享、先进经验、成功案例促企业谋发展;及时回复咨询和合作请求,保持与各方的密切联系;推动商会通过年会、轮值、交流活动等共享内部信息、挖掘潜力、拓展市场。推动商会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及桥梁纽带作用。2024年共组织商会开展各项交流和宣传推进活动6次。二是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组织企业加入“桂惠贷”数据库,第一时间输送“桂惠贷”系列产品及支持范围,全力推动驻邕担保公司、银行集中和个性化一对一服务,推动桂惠贷额度优先和服务好本地企业,引导金融机构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创造高质量金融供给。2024年共组织9场政金企座谈会、对接会,服务邕宁区160余家企业,累计投放“桂惠贷”153笔,投放金额共计11.66亿元。三是搭平台聚发展。成立邕宁区农业产业商会,整合全城区农业产业资源,汇集各镇农特优产品,有力有效打造邕宁“土特产”品牌,推动越来越多的“邕宁自造”走出邕宁、走出南宁、走向全国。推动各镇商会及产品合作更密切和频繁,2024年仅春节、中秋期间促进合作交易280多万元,推动米、油、水果等走出邕宁。如国田农业科技创建“鲜桂坊”品牌,线上线下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产品拓展至上海、浙江等地,还与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客商建立合作意向,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在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带动和帮助其他企业产品销售,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家门口就业。农业产业商会会长企业广西人人想生物科技深入田间地头组织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护理等技术帮扶,“公司+农户”订单式模式收购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四是深入挖掘民俗传统文化。借助地域特征鲜明的非遗蒲庙花婆文化、百济壮族八音和新江嘹啰山歌等,讲好花婆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慈悲为怀核心元素故事,吸引八方宾客前来观赏参与,高质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聚焦搭建企业需求平台,政府服务更精准。一是开展服务企业纾难解困专项活动,组织开展“我为企业找市场”“政企面对面活动”“服务民营企业解难题”等活动,组织走访企业41次,收集意见建议32个,已解决22个。围绕政府所愿、企业所需、会员所求搭建平台,开展各种资源对接服务,积极探索为民营经济服务的途径。及时了解各商会会员企业的需求和痛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增强会员企业对商会的信任和依靠。有力促进了“亲”“清”政商关系的广度、深度。二是提高参政议政水平。2024年在城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商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交12篇意见和提案,得到了城区人大、政协的肯定和采纳。三是“数字化”让商会更有活力。用好各部门大数据平台,做好商会企业信息、主导产品、产品适用场合和产品用途、特长优势等产业归类,让企业以最快速度和最小成本找到与自己相匹配及可能合作的企业厂家,助推商会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借助城区推行的“邕友卡”平台,发动300多家商会企业、个体户参与了活动,将邕宁特色、优质产品在平台展示展销,拓宽产品流通渠道,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让更多实体经济得到发展。四是发挥大统战职能。作为可信度较高的中间人,统战部、工商联加强部门协同激发商会企业活力,扎实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商会企业间以最短时间建立信任。加强与农业农村局、供销合作社的沟通协调,做好本地电商平台线下对接服务,合力助推企业发展和寻找商机。2024年共有156户企业被邕宁税务局评为“3连A”以上荣誉,有效促进了纳税企业的诚信自律,提升了企业诚实守信和产品竞争力。全力打造“会员之家”,与商会建立良好联系与沟通机制,为商会、企业做好牵线搭桥及保障服务工作。
聚焦搭建外联平台,筑巢引凤更畅通。一是做好市场开拓员。帮助企业牵线搭桥、精准匹配市场、相互促成合作,增加了企业对商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组织商会参与各类行业活动,专场对接研讨会和论坛等活动,为商会对外联系提供更多机会,让更多商会企业把产品秀出来。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区内举办的各类专业展会拓展市场。2024年共组织50多家企业参加东盟博览会、庆祝马来西亚国庆日67周年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活动、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粤桂消费协作水果产销对接活动等。二是做深乡贤文章。组织收集邕宁各镇乡贤信息,通过乡贤共聚、乡贤共商、乡贤共谋等活动,引导乡贤回乡创业,带领优质企业入驻,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如乡贤黄胭樱的那云甜瓜基地,通过抖音、小视频、乡村田间地头直播等成为市民休闲旅游地、网红打卡地。三是做实企业宣传员。常态化加大对本地企业拓展市场活动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商会的工作和会员企业的成就,扩大商会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2024年联合各类主流媒体对先进商会、优质企业宣传达20多期。鼓励商会、企业通过设立公众号、抖音号和拍摄短视频等方式介绍产品及企业文化,打造网红企业。百济商会会员黄福明创建的田鸭哥,那楼商会常务副会长何千里开设的淮山小哥,农业产业商会监事长、蒲庙镇商会副会那一家餐饮侃哥抖音和直播视频,线上线下打响了那楼淮山、百济芝麻鸭、蒲庙榨粉等品牌。